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0)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稳定剂对水相制备CdTe量子点的荧光性能和细胞毒性影响研究

李峥1 , 2 , 汪勇先1 , 张国欣1 , 韩彦江1 , 2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0.00495

用巯基乙酸(TGA)、半胱氨酸(L-Cys)和谷胱甘肽(GSH)这三种巯基稳定剂在水相中制备了CdTe量子点(QDs). 红外光谱(FTIR)分析结果表明, 三种稳定剂都成功地利用Cd2+与巯基之间的配位与QDs相结合并起到保护及稳定的作用. 利用荧光光谱对不同QDs的荧光性能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当采用GSH作为稳定剂时,QDs的生长速率较快, 且最大发射波长能够达到约680nm; L-Cys-CdTe的生长速率次之, 也能生成具有较大发射波长的QDs; TGA-CdTe的生长速率最慢, 且最大发射波长只能达到约620nm, 但是其荧光强度较高, 适于制备对荧光强度要求较高的QDs. 通过MTT(噻唑蓝)比色法对细胞存活率进行测定, 同时利用显微镜对细胞形貌进行观察, 结果表明各量子点都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 但TGA-QDs对细胞的伤害作用更大,以20μg/mL的浓度对细胞培养24h后, 细胞存活率只有52.6%.

关键词: 稳定剂 , CdTe , quantum dots , luminescence , cytotoxicity

稀土正硼酸盐Ln1-xBO3:Eux(Ln=Y,Gd)的结构与发光特性

张巍巍 , 谢平波 , 张尉萍 , 尹民 , 荆隆 , 吕少哲 , 楼立人 , 夏上达

无机材料学报

用溶胶-凝胶法和高温固相反应分别制备了纳米量级和常规尺度的稀土正硼酸盐荧光粉LnBO:Eu(Ln=Y,Gd),测量了它们的激发光谱并首次观察到了YBO:Eu中Eu3+跃迁的 Nephelauxetic效应.根据低温下的激发光谱,发射光谱以及变温条件对发光光谱的影响,YBO中Ln3+所占据的两种格位的对称性被修正为C和D在不同方法制备的样品中观察到了不同的发光强度和猝灭浓度,缺陷的影响是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退火样品的发光和拉曼散射谱的变化反映出掺杂的杂质Eu3+的团聚化是可能的缺陷来源.

关键词: YBO3 , sol-gel technique , luminescence , nephelauxetic effect

Eu2+在KNaCa2(PO4)2中的发光及晶体学格位

王志军 , 李妍 , 王颖 , 李盼来 , 郭庆林 , 杨志平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1.00731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KNaCa2(PO4)2:Eu2+蓝色荧光粉, 并研究了材料的发光特性. 在400 nm近紫外光激发下, 材料呈非对称的单峰发射, 主峰位于470 nm. 监测470 nm发射峰, 对应的激发光谱覆盖200~450 nm, 主峰位于400 nm, 说明材料能够很好的吸收紫外-近紫外光, 发射蓝色光. 利用van Uitert公式计算了Eu2+取代KNaCa2(PO4)2中Ca2+时所占晶体学格位, 得出461和502 nm发射分别归属于八配位和六配位的Eu2+发射. 研究了Eu2+掺杂浓度对KNaCa2(PO4)2:Eu2+材料发射强度的影响, 结果显示Eu2+的最佳掺杂浓度为1mol%, 利用Dexter理论得出其浓度猝灭机理为电偶极-电偶极相互作用.

关键词: 白光LED , KNaCa2(PO4)2 , Eu2+ , luminescence , crystallographic sites

多孔YVO4:Er纳米片的制备和表征

武宏王娟许云华

材料研究学报

以Y2O3、Er2O3、乙二醇(EG)和NH4VO3作为反应前体, 使用液相共沉淀法在低温下制备了多孔状的绿色发光材料YVO4:Er纳米片. 将YVO4:Er纳米片在300℃和600℃加热2 h, 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荧光光谱(PL)对合成的YVO4:Er纳米片进行了表征, 研究了加热温度对最终样品的形貌及多孔尺寸的影响. 结果表明: 由于Er 3+的绿光发射, YVO 4:Er在560 nm处有最强的发射峰.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 , YVO4:Er , rare earths metal , synthesis , luminescence

共沉淀法合成制备Ce3+掺杂Lu3Al5O12纳米粉体

谢建军 , 施鹰 , 胡耀铭 , 陈启伟 , 施剑林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09.00079

用碳酸氢铵作为沉淀剂,将硝酸镥、硝酸铝和硝酸铈配成混合溶液,采用反滴定共沉淀及低温煅烧前驱体的方法制备 Lu3Al5O12(Ce)纳米发光粉体.采用热分析(TG-DTA)、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光致发光(PL)等分析测试方法对Lu3Al5O12(Ce)粉体制备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及粉体的激发发射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反滴定共沉淀法制备工艺,经过1000℃煅烧2h,可以得到晶粒尺寸为30nm左右,仅有轻微团聚,单一石榴石相的Lu3Al5O12(Ce)粉体.并且在1000℃处理得到的粉体的光致发光最强.

关键词: 共沉淀 , Lu3Al5O12(Ce) , luminescence , nanoscaled powder

复合沉淀法制备(Y,Gd)2O3:Eu纳米粉体及其发光性能

陈积阳 , 施鹰 , 施剑林

无机材料学报

报道了一种采用氨水和碳酸氢铵的混合溶液作为复合沉淀剂来制备(Y,Gd)2O3:Eu发光粉体的新工艺.采用热分析(TG-DTA)、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等手段对粉体制备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进行了研究.通过X射线激发的发射光谱研究了Eu掺杂浓度和煅烧温度对(Y,Gd)2O3:Eu粉体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复合沉淀法制备工艺,经过850℃煅烧2h,可以得到晶粒尺寸为50nm左右,且基本无团聚的(Y,Gd)2O3:Eu粉体,比表面积为23m2/g,其X射线激发的发光强度较草酸盐沉淀法所得到的相同组分的粉体大大增强.

关键词: 复合沉淀法 , (Y , Gd)2O3:Eu , luminescence , nanopowder

水溶性CdHgTe合金量子点的制备与表征

王益林 , 童张法 , 陆建平 , 黎建辉 , 周立亚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1.00735

以巯基乙酸为稳定剂, 在水溶液中加热CdCl2、HgCl2 和 NaHTe的混合物直接合成CdHgTe合金量子点. 分别用荧光光谱、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及透射电镜对其光谱性能、表面基团和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合金量子点的发射波长在536到688 nm范围内连续可调, 掺杂后量子点的发射光谱变宽, 半高峰宽为70~90 nm; CdHgTe的荧光量子产率介于1.5%到6.7%之间; 巯基与CdHgTe量子点表面的Cd2+离子发生键合, 而使巯基乙酸结合于量子点表面; 合金量子点具有闪锌矿结构; 量子点分散性好, 形貌呈颗粒状.

关键词: 量子点 , luminescence , synthesis , characterization

长余辉(寿命)发光材料研究的最新进展

施朝淑 , 戚泽明

无机材料学报

综述了近几年来长余辉发光材料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三方面:新材料研制,新应用领域的开拓和发光机理研究的模型.材料方面,主要介绍了红光、蓝光研究的进展与获得长余辉发光的关键因素-结构缺陷形成的陷阱态,以及稀土掺杂的作用.为促进新材料的研究着重概述了对长余辉发光机理研究的新进展,除了载流子传输与隧穿效应外,还介绍了两种最新观点;双光子吸收与VK中心模型,并对其存在的问题作了评述.应用方面,除了已有的弱光照明与显示领域外,还在向光电信息功能,特别是二维图像存储,高能粒子射线探测方面发展.

关键词: 长余辉(寿命) , defect , luminescence

GdAl3(BO3)4:Eu3+荧光粉的光致发光特性

王育华 , 远滕忠 , 都云昆

无机材料学报

用硝酸盐热分解法合成了单相粉末样品Gd1-xEuxAl3(BO3)4(0≤x≤1)。研究了Eu3+在GdAl3(BO3)4中的紫外和真空紫外光谱性质。GdAl3(BO3)4:Eu3+中稀土离子占据非中心对称的格位,Eu3+在其中的特征发射以5D07F2电偶极跃迁为主。在147nm激发下GdAl3(BO3)4:Eu3+呈色坐标为(0.645,0.330)的强红光发射,说明是非常有前途的PDP用红色发光材料。在GdAl3(BO3)4:Eu3+的真空紫外光谱中观察到两个峰,158nm的激发带归属于BO3基团的吸收,258nm处的激发带为Eu3+→O2-的电荷转移跃迁带。在147nm激发下,GdAl3(BO3)4:Eu3+的红光发射强度随着Eu3+浓度的增加而减弱,而在258nm激发下随Eu3+浓度的增大Eu3+的红光发射增强,说明它们发光的机理不同。

关键词: GdAl3(BO34 , luminescence , UV

ZrO2和ZrO2:Dy3+纳米晶发光特性

岳明新 , 李殿超 , 于立新 , 王岩

无机材料学报

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了不同掺杂浓度和尺寸的ZrO2和ZrO2:Dy纳米晶,研究了其发光特性.结果表明在纳米ZrO2中,存在着宽带激发和发射,起源为电子在价带和导带之间的跃迁.在Dy3+掺杂的样品中,随着颗粒尺寸的长大,其发光增强.并且共掺杂Li+的样品发光强度被极大地提高.随着Dy3+浓度的变化,黄发射和蓝发射的强度比(Y/B)发生改变,且浓度猝灭是通过近邻激活剂间的交换作用进行的.

关键词: 纳米ZrO2 , Dy3+ , luminescence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